韩振峰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从整体内容结构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由“八个明确”和十四条基本方略两部分内容构成,这两部分内容各有侧重又相互统一,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完整体系。那么,两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什么?二者怎样构成一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内在统一体?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确立,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提供了客观基础和现实要求。
新时代必然带来新变化,新变化必然催生新理论。既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那么这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主题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既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那么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理所当然也应当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在改革开放之初,这一主题表现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之后又相继表现为“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主题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体现为什么形式呢?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显然,“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在新时代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形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主题而展开的,它是对这一重大时代主题的深刻揭示和科学回答。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八个明确”和十四条基本方略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它们共同揭示和回答的主题只有一个。牢牢把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主题,是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一把“金钥匙”。
“八个明确”从世界观的高度侧重揭示和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八个明确”主要侧重的是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课题的揭示和回答,它是在顶层设计层面的宏观规划,是属于世界观层面的基本内容。正是这些内容,为我们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
一是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和总目标。根据十九大报告的阐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目标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任务和总目标的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划了宏伟蓝图,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二是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或不同阶段,其主要矛盾也是不同的。党的十九大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明确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论断。社会主要矛盾的新概括,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决策依据。
三是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指的是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战略布局指的是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建设路径和战略重点,为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实的客观基础。
四是明确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经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基本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向全党提出了“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鲜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导向。
五是明确了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的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法治保障。
六是明确了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大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了“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战略目标。新时代强军目标的确立,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实的军事和国防保障。
七是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为了实现这一重要使命,我们党明确提出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八是明确了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新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面对“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努力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十四条基本方略从方法论的高度侧重揭示和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十四条基本方略主要侧重的是对“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课题的揭示和回答,它是在行动纲领层面对这一时代课题的具体部署,是属于方法论层面的基本内容。正是这些内容,为我们明确了新时代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我国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具体政策导向和基本方略。正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基本方略,需要从两个层面来全面把握。
第一个层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方略”,它包括“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这三条是从整体角度讲的,它要求我们必须在各个领域、各项工作中都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在各个领域、各项工作中都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中去,积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在各个领域、各项工作中都要始终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二个层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方略”,它包括在经济建设领域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政治建设领域必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和“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保证把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文化建设领域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在社会建设领域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在国家安全领域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必须“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在港澳台工作领域必须“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在外交领域必须“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在党的建设领域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根据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
(作者为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导,中国马克思主义与文化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注:本文系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重大课题“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课题编号: KLI15001531)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责编:万鹏、谢磊)